贝余刀人吧
关注: 806 贴子: 3,442

  • 目录:
  • 个人贴吧
  • 3
    我今中午往回走,在我家小区门面房门口,碰见賖刀人了。推的自行车,车子后面是框子,里面放的全是刀!边走边喊!今年赊刀,明年给钱!把我当时吓了一大跳!我还是头一回见!
  • 0
    关于利益: <大般涅槃经>:如来是法身,非杂食身。 这句话,也可以这样解析。佛不会受一般所说利益的制约,完全不会受丝毫利益控制。 我们看,人为什么会受利益的制约,以及什么程度才能开始明显摆脱利益制约。 我们知道,一个东西的出现,需要造就。行为,是需要成本的。到达结果是要耗费资源的。所以,人是在利益之中。 那么,因为有利益在制约,这就等于人的认知会被利益导向所制约。也就是屁股决定立场,屁股会决定认识水平
  • 0
    一心二门之生灭门: <般舟三昧经>是明确讲到由生灭门入佛的一部经。当然,还有一部著名的经典<妙法莲华经>,是从生灭门角度阐述如来法身的。 说啊,真相识(阿赖耶识)能生一切能摄一切,一心能开两个门。能通过两个开阐如来法身。 这个义理很难解。 因为,比如我们一般可能会意“出世清静,是涅槃法”。经由涅槃会意真如实相。 但是,你说实相有缘起,这个真没法理解。 因为,如果你要说世间,无非就是这个世间,如果实相有
  • 0
    一心二门难信难解: 究其原因,是因为福慧不足导致。福慧不足的表现,是取利得意依于常断见导致。致使真相识阿赖耶识不能产生“明”的相。 比如,我们这里说一心二门。 但是,有人听过之后,经过会意,就会认为是基于自我意识的太极两翼,然后依于意识说空说有,乃至说所谓中观。 之所以会这样歪解,就是因为取利得意的方式是基于意识导致的,使世出世利益依附于常断见。 还有一类。落入了二边法。 虽然自认为不是落入意识的常断见,
  • 0
    另外一点想法: 有过经济与市场经验的大概会知道,在使用经济与金融手段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,思想政策越是贴近本质,因为其发挥空间大,所以融通的空间就大。反之,如果是临时性的,全靠资本权力争取的一时办法,融通的空间就小。 融通空间大小,会决定和平与否、冲突与否,整体健康与否。 而要希望,凡是跟佛教实证有关的,大部分、绝大部分正确,那么融通的空间就需要比较大才可以。 一般我们所说通俗文明,基本是基于外道建立的
  • 15
    老套路,上视频https://b23.tv/TaHk5E
    2-13
  • 0
    如来常住,基本的含义是<正义长存>。 从正义长存角度,也最容易明智佛之之正法。 关于这个问题,后经典中,如<大法鼓经>还说过:如来经典多说空经,今说常住究竟了义。 所谓多说空经。 直接从文字看,佛在空经中,意所指的偏向,是<主要为去虚妄>。 所谓虚妄与真实,完整的表达,使用<善恶、是非、正义与否……>最合适。因为这种文字表示出来,必然能成就福慧。 那么,如何表示虚妄与真实的法义? 假相识与真相识。 如
  • 0
    一个近乎无可救药的悲剧结局: 我之前已经预计过了,正义灯塔被毁,环境变坏的话,现在就是最后八十年。 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,我深知正义才是第一位的。给末世中随波逐流、助纣为虐的人吃糖块、搞心理安慰,才是微不足道的。 抱着这个理念,所以我也不怕去揭开正觉所隐藏的东西。 如果大众已经习惯助纣为虐,那么对正确法义反感进而诽谤,也在情理之中,属本该受苦赎罪。 一万粒沙子中,有一粒是金矿。不论他有没有佛教中人的相貌
  • 0
    zj这一次出事,虽然代价很沉重,但是也为可能存在的佛教将来,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素材,而供有志人辩析佛教流传的对错、善恶: 我想,有几个重点: 1、 解释了<实证道>是由盛转衰的最大机缘。 因为实证很难,错误的必然落入意识。 意识之所以坏,是因为意识论缘起。 因为意识缘起,所以必然总体只能造坏业。 并且这不仅是悟错才会产生,即使贤位菩萨也很容易落入意识缘起。 而当社会中<实证道>广传以后,跟佛教有没有关系的,
  • 0
    世界罪恶在那啥,那啥罪恶在与佛教的亲密源远。而佛教的问题是,不断产生大量意识论、意识决定论。 所谓意识论、意识决定论,就是佛经所说断见。 而一般出自佛教或者中国文化圈的常见,实际是最彻底的断见。 断见的问题表现在哪?因落入意识论。所以崇拜人。以人聚团体,有权有势,为尚。这就是断见会祸害世界的根本原因。 我学自实相第八识。 可是当我看到,所谓第八识论群体大张旗鼓、毫不知觉的所谓<崇常斥断>时,那个心情实
  • 0
    念佛维护佛法正义的探究: 佛法正义很难显现。 从法义特征上说,是因为如来法身<法身常住,一异相、一异的一切种子体>。 通常,人们习惯在二元论上辨别是非,使产生利益。 比如,阴阳。 会喜欢把阴阳想成一种近于权谋的东西,当然也是这样去操办的。 正是因为这样权谋习性,所以宗旨、意思的所在,只能归于“意识假我”。业重的,可以说是魔眷属了。 佛教里,即使有所谓大德,比如有禅宗证悟者。能够带人证入内门,但是也不能长期
  • 1
    唯识体是一异体: 真如门,指大乘体。生灭门,指大乘体相用,或者说是唯识的演绎相、摄法相。 为什么会是一异体?因为是心体,实相心体。 所谓实相,必然满足<是>。也就是1得是一切。 怎么样才能是一切?一切有变化,还有意义,有物体。 对应变化、相,变化的实质在于<一异相>,这个一异是法身1。对应种种体、种种性能,一切种子体,一异体。这样,才能是实相心体。 所谓大乘体,指如来涅槃法身,就是真相识自体。 所谓体相用
    3-3
  • 0
    开那个口子: 开的这个口子,是改过去从真如角度说法身,变成从缘起角度说法身。 或者说,基于一心的两个门,将重心从真如门转为生灭门。 当然,本身上两个门都必须兼具,但是践行有偏重,说为从真如门改为生灭门。 可以把正一些佛教群体的态度看作是旧时代人的态度。 可以看出,因为行有偏颇的原因,其反对这种改变。理由是,会因生灭二字把第八识误会成意识。 当然还有,教习的问题。比如,菩萨被教导的是,证入之后才修习生灭门。
  • 0
    如来常住法身思辩: 很多人愿意抱着一种善意,愿意追求一种美好的未来。 这就表示,如来法身或可以拿出来辨析。因为佛是善之极果。 我们看,如来身为什么能称为善之极果身。 如<大般涅槃经>说,如来常住法身非一非异。 这里面,常住法身指真实身,非一非异指法身的表现谛。 因为这个表现谛,那么众生乃至菩萨,因此显示两个门。因为有无明,未至佛量,只是对如来法身信解、证解的种种的菩萨层次,因不是佛而导致的。 所谓两个门,
  • 0
    关于分别与分别力的一些思考: 如唯识说有真假两种识。 两种识即是真假两种名。 因为是真假两种名,所以可以以<五蕴与空、分别与不分别、妄想与真如>来表示般若的真实存在。 但是,从现实来讲,这样对人们并不是一件好事。因为,佛法太深,很难直接这样承受它。即使承受,也难以承受完整。 因为,很容易就会因般若的形式,而会意成二边法、偏见,甚至是常断见了。 实际呢,般若来自第八识与七识所确立的真假两种名。 所以,完整的
  • 0
    解脱色为宗: 佛经出自<般舟三昧经>:佛在中央中坐,说法不败坏色,乃至不败坏一切。 佛经有很多部,但是宗旨却是只有一个,指如来法身。 但是,一个东西不同角度,所想就会不同。导致路径不同。 所谓解脱色,终究还是从色的角度说法身。 什么是色的角度?就是从变化、从生灭门的角度。并且以证入生灭门为宗门。 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呢?因为这个角度是无量义门,福慧门。 对于娑婆世界缺乏福慧的现状非常适合。 另外,对佛教自身
  • 0
    望一条看似不可能的路: 清朝时的人,刚看到西洋的武器、火车、轮船,乃至礼节,普遍认为西洋的东西都是奇技淫巧,认为西洋的人没有文明。 可是,自从被打了几顿之后,人人开始学习西洋,以流行科学技术为尚。至今如此。 如一般宗教来说,比较讨厌形式,以名利说而贱之。又,常常以不讲事项为由排斥种种形式。 而从另外一面说,所谓科学技术,就是一种形式学问,是形式上的文明。 只是说,这种形式上的文明,还没有深入形式上的本质
  • 0
    第八识与意识不同: 一、太极实际是一切种子识第八识 要说这个宗,从理上辨析并不是那么难。 因为帝如果不是含藏一切种子体,那自然不能做帝。因为有本体才能确立形而上学,有形而上学才能确立哲学与科学。 解释太极大概也是如此。既然有两翼同玄,表示太极得真的能够摄一切。 第八识与意识搞混的原因,是因为落入性空缘起导致。 怎么说性空缘起呢?纯粹流变相。因为纯粹追求变化形式,而落入纯粹流变。 如果仔细思考一下,就能想明
  • 0
    一点关于唯识的感悟: 佛教的情况是,正义几乎没有得到彰显过。人似乎往往只能接受边法,也乐意接受边法。 我学到的唯识知见,就是个单独第八识。 问题在于,它在这里划分了第八识与七识,两边法。 怎么是两边法?第八识与七识是两个不同的识,两者是两个功能。 然后,你回朔历史,流传广播的所谓正确佛法,就是这个二边法。 比如,禅宗。基本就在二边法的框架之内。 二边法容易被接受。 因为世间是二元的,直接与二边法匹配,会意会
  • 0
    太极两翼的辨析: 西方来的宗教,一般表现都有强烈的<常理与理体>两部分。 常理,一般就是指形而上学、哲学一类。理体,指常理的所依。 先秦道家,是把理体弱化、隐化,常理简化。以践行的角度,说太极两翼。 宗教之间的这个弯,一般不容易转。因为文化形态不同。 但是,使用唯识就能够贯通。 为什么要说太极呢? 因为一异是常。也就是法身非一非异。 这个理体,没有异一切。因为异于一切的话,自然不会是本体。而常理与一切异于
  • 0
    为什么你搞不过那啥: 从佛法义上来说,你认为那啥是常见,所以需要断去破除它。 这是一般人想要反抗的人的思路与路线。 可是,从群盲、zuzhi这里,以及gc这里就可以看出,其本质是断见,只不过是最彻底的断见。因为侧重在武力维护,容易使人迷思。 举个例子。 比如,你对正规宗教,如基督教持开放心态。可是它们就必然抵制。 根本原因在于,它们才是最彻底的断见。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,你比它的优势不是结构性的,只是技术性的。如果加
  • 0
    自动式进步的设想(整理): 1、 最初的想法,是关于修证。 因为当时看到说,流行的这种福报论,有很大问题。所谓福报论,明显成为了有钱有势得度论,这当然很有问题。特别站到一个普通人现实经济的角度,直接就能预计到未来会发生什么。 那,这个所谓<修证+福报论>是什么情况呢?就是,出现一位菩萨,然后大众围绕着尊师重道、听话、供养为核心来积累福报,待条件成熟菩萨提携,得证果位。 如果要观察社会的话,实际上有更多更多
  • 0
    辩第八识的一些问题: 一、理体与行为理的划分 单纯从理体上讲,理体是理一。也就是众生实相心,第八识。 这个理体是个目标,要达至这个理体,需要行为。而行为,则有行为理。 如果说,目标为佛。那么,也就是达至佛需要行为才能导致这个结果。 这个行为理,是基于实相第八识的非一非异性,基于它的这个表现谛,使产生道义。也就是需要基于一心行于两个门,二谛行。需要这样的行,就能够使从凡夫逐渐达至佛果。 二、 行为理的产生,
  • 0
    为什么道不可证: 如先秦道家,就说道不可见。基督教也说见上帝会死。 这里面固然内外不同导致的因素,但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,这无疑是保护了大众。 比如,看到说,某种思潮导致了某些行为以及未来的结果。 那么,这里的思潮,它是个什么? 有人会说,意识心灵产生的思想。 这就是个误解。 因为意识体虚假,它不会具备这样强大的功德。 我们知道,某个体要具备某些性能,得有成为这个体的因。 比如,铁体要有碳元素。那么,意识体
  • 13
    https://b23.tv/PTcjb6鬼屋那期
    2-13
  • 1
    辩念佛: 辩念佛,需要先辩关于德。 德,包括基础的行、业、行为、作为,也包括所得、结果、显现。 重要的一点是,所谓生命、意识心灵、心理境界,即是属于德。比如,人我意识,并不是以前存在,而是今生出现。再比如,某些外道迷惑于心理无念的状态,却不愿意想想,这个无念状态是后来才出现,所以属于变化之相,本属于德。 所以,世界生命是显现,是德。 是什么的德?是道一之德。 为什么会是道一之德? 比如,有些常在世间经历风
    2-11
  • 0
    道义与某主义: 道一这种文化,优势是因为建立在<注重现实行>的基础之上。 行为与结果的演化理论,大意就是阴阳。 但是,阴阳没有道一,就如同没有灵魂。 比如说,为什么从过去某个时间到现在这个时间,以及发生了对应的事情后,这前后会呈阴阳关系? 就是因为,阴阳的实质是道一。因为道贯于一和异、生与死,是变化之身。所以能够在世间显现出阴阳。 也就是说,阴阳能够运作,是基于一个东西,两面角度。因为角度导致缺,又因为
  • 0
    实证宗教的不堪带来世界毁灭: 东方的道家,说道不可证。西方基督教,说上帝不可见。 因为人性有弱点,喜欢把自己当做上帝。 这个事情,去辨析的话,并不难。难的是,把人当上帝形成了信仰够,所产生的惯性势力。 人会为了维护惯性利益势力,而毫不留情的置正义于毁灭境地。就像<法灭尽经>所说。 稍微辩以下几点: 1、本土文化好善恶之说,乐意家庭的存在,是因为<道>为根基,并不是因为信仰祖宗为根基。祖宗偏好,是由道而来
  • 0
    推荐这本<鬼谷子>书: 如果你问我,期望未来走什么样的方向。我觉得,可以从<鬼谷子>这里找到一些通俗概念。就算没深入佛教,那也得提升提升智慧。 人们如果大概对于<鬼谷子>的意涵较熟悉,而不是随意用仁义道德的说教蒙蔽世人,那么佛教生存与发展向好的土壤就具备了。 就像,我支持特朗普一样。因为他在那里,代表世间还有公平正义可求,那么佛教就不会法灭尽。一旦灯塔不再,不出意外,佛教就会是末法最后八十年。 如
  • 0
    中道第一义与阴阳: <大般涅槃经.金刚身品>阐述如来金刚身:非生非灭、非一非异、非有(名)非无(名)……。 这个金刚身,后来龙树菩萨做论解释它,即是<中观>。 龙树菩萨怎么解释中道第一义谛观呢?说啊,<一切法义实际是中道义>,这样来解释。又以十二门角度来解释。 他这样解释的目的,自然是希望人们观察各种事物、事情,事、物、义,本即中观。 这个中观,在这里,即是<道>所指。 从通俗角度说,龙树菩萨较是为详
  • 4
    佛教的不堪承受会导致世界毁灭、文明毁灭: <大乘起信论>是南朝梁武帝时,开始传播至中国。好像,是因为马鸣菩萨的这部论,人们开始抛弃旧有的文化思维,普遍转向<以心看待人事物理>。 这部论,文风奇美,文词优雅,会让人读后不免称叹。而且这还是已经翻译过后的论,可见马鸣菩萨这位大菩萨的功德证境,真是无比精深。 中国旧有的文化,并不是心文化,是道文化。 道文化不是心文化。 道这个字,客观性比较强。所以,即使想用
  • 2
    末法最后八十年?: 据我观察,如果穿铺没有上,基本就是最后八十年了。 有人可能会说,经中说末法一万年,怎么会现在灭尽? 经中所说的,属于预言。而法能够长到一万年,是行为上对错决定的。 1、穿铺没上,表示接下来整个大坏境极为恶劣。当环境从恶,特别是亲人与道有也相从的时候,这一个人通常属于独木难支的状态,生存已经不易,何况要突破出来。 2、佛教自身有问题,产生了巨大的障碍。 一般说,旧去新生。可是佛教已经有新生
  • 4
    辩大乘<妙法莲花经>: 我的看法是,释迦佛分别从两个角度来开演本怀,关于佛教的究竟义。一个角度,代表是<大般涅槃经>。一个角度,代表是<妙法莲花经>。 大般涅槃,可以这样说。是关于浊恶世中的本来清正。或者说,佛出现于世,能度一切众生至涅槃乐。 这个涅槃,就是<大般涅槃经.金刚身品>所说的如来非一非异、非去非来,常行一乘的金刚身,如来法身。 因为这样的圆满法身功德,所以只要正闻佛名,听受其义,就能够
  • 0
    片刻美好,永恒收益: 片刻的美好,是能片刻正闻思维佛名,片刻正闻思维佛愿佛土。片刻记忆佛愿佛土的净乐相。 人在世间有两类问题,产生两种渴望。 一种是,对于人物周遭环境,包括自己出身、自身,这种好的渴望。 一种是,对于智慧、通达、风发一类的渴望。 这将种渴望,仔细琢磨一下,最后要导归净佛愿佛土的净乐相。因为佛的这个净乐相,是不会变坏的。 有的会说,像无量寿极乐世界在十万亿国土外,就是思念也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啊
  • 4
    思考关于念药师佛: 念佛的方向,是通过比对,使产生差别,然后产生取舍。 比如,念西方无量寿佛,治贪淫。来自极乐世界的现成的声色,除了是最上快乐,还能持续增进净善业。 这种比对法的前提,就是基于“表现、功德”。而表现,它就通俗,因为直观,跟体验相通。又因为是念佛的功德相,所以念佛是老百姓的第一方便。只要会念佛,就能产生巨大不可限量的世出世间的效应。 念东方药师佛呢,能治贫愚。 一般说,治贫愚,是怎么讲的呢
  • 1
    智慧是个名: 就像,一加一等于二。所以,有分有别,才能说有智。若是没有分没有别,自然就是暗昧。 可是,为什么如<金刚经>等般若经,却说要求于无为、无所得?空、无为、无所得,怎么会有智慧、福德这个结果哪。 分别,也可以说是表现。为名、为相。 就一切法相来说,有两种识,说一切法唯识。可以说是,两种名、两种表现。一是假象识,一是真相识。 关系是,如海水与波,波因风动非水性动。 也就是说,一切分别、一切表现、一
    白执事 1-12
  • 42
    今天四月二十四吧。。。。发点东西,晚上,持续更。
    hxf314119 1-11
  • 0
    念佛与未来: 1、入山学道的问题 画一个趋势线的话,上方传统的佛教模式为入山学道。他到达最高点后,一直向下沉堕。 入山学道,只是感觉上比较洁净,其实没有真正优势。因为与大众无缘,是只与离释迦佛、佛世近的少数上根利智人有缘。 因为离会失德,所容易欠缺福德智慧的资粮。学人有成,大致多是以过去世的基础,今生多半为护持佛陀遗法而来。 后有祖师倡导多修筑福德因缘来补助。 但是,其效果则是形成了<空有二边法>,导致空
  • 0
    历史中的两个问题: 1、 从历史时间线上看,有先后两次灾难使中土沉沦。第一次,是东汉魏晋。第二次,是唐宋。 画一个趋势线的话,魏晋那里是趋势的第一高点,宋是第二高点。 我们看,两个高点有什么文化变革。 因为只有精神文化上的变革,才能导致这种长达千年甚至永久的变异。如果只是物质手段、形色更替,就没有这么长时间,也没有这么深远。 第一次时,佛教传入中国,开兴佛法。第二次时,佛教大繁荣,以及融入世间法、融入生活
  • 0
    佛教信难: 佛教之所以难,是因为信难。信难导致行难,行难导致结果有问题,结果有问题又导致信心不足。 信难的表现,在于佛所教法,牵涉到<无我(破我)与真我>。 我相,就是意识相等七识相。无我,指我相不真,假,误会。真我,指我相的实质是阿赖耶识相。 也就是,我(七识),实际是真我(阿赖耶识)。 破我如同杀我,杀我的世界,杀我所有。就像说,杀人诛心。所以,一般就很不容易接受。 要能接受,须得是对于公平、正义、
  • 0
    道即是阿赖耶识(转): 道,在于指向,指向的意义在于使明白该怎么办。名,在于角度、表现,因为有方向就有角度,有角度有对应、对照、对比,也是为进一步使明白。 阿赖耶识,一心两法、一心两翼,两法一心、两翼一心。 其体,是一切种子体。所以具备帝的性能。以相而言,因两翼所能使光明,因能使明而称道。 所谓有名,指<异、多、有、生灭>的角度,表现这个阿赖耶识谛。所谓无名指<一、真如体、不生灭>的角度,表现这个阿
  • 0
    恶世中的赤壁之战: 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,之所以会发生,是因为强者迷于假象,而弱少者抓住了本质, 一个不好的时代,一个不好的环境,一生弱劣的遭遇,就像曹操的百万大军来攻。有船连船打造的航母舰队。 而我们的资源看起来少的可怜。强弱对比,极为鲜明。 那么,该怎么转变这个状况呢?有没有真正的办法? 一般而言,末法时代恶坏之类的强大,它之所以能够形成,根本原因是普遍被假象法迷惑,共业导致沉沦。显示出一个恶世的表现
  • 1
    佛陀教了一个平等法,念佛: 从秦后分封制的不再出现,可知将来要真正实现共和,是艰难的。 从佛教来说,阻挡平等观念产生的原因,是法教中脱离了佛一乘的本怀,使世间与出世二分,进而由此产生高低、贵贱而导致的。 佛所说的一乘法,表现为三乘是一乘,广说指无量义是一乘。因为一乘是无量义,所以才有现一切色身三昧,应以何身得度现何身。 那么,怎么入这个无量义门呢? 如禅宗一类,他也会说宗门是一乘法,但是入这个一乘则是基
  • 1
    空、无相辩: 这个是佛教中误会最大的地方。但是,如果能从唯心阿赖耶识来解析的话,也不那么难。 我们可以观察到,有机器的存在。 机器、自动机器的存在,寓意是什么呢?寓意阿赖耶识的存在,阿赖耶识的真实。 所以,语言文字化的阿赖耶识义,能使一般性社会发展、人的进步、正义建立。 而,空、无相,指什么呢?指非语言文字化的阿赖耶识。 前一个是世间谛,后一个出世谛。 我们看,语言文字化阿赖耶识,因为被时间与空间限制,所
  • 0
    jn与<般舟三昧>辩: <般舟三昧经>:佛告颰陀和菩薩:「我般泥洹後,是三昧者當現在四十歲,其後不復現。却後亂世佛經且欲斷時,諸比丘不復承用佛教。然後亂世時,國國相伐,於是時是三昧當復現閻浮利內。用佛威神故,是三昧經復為出。」 辩: 就宗教而言,实证宗教与不实证宗教不同。因为实证宗教很难承载,如佛经说不可以少善根、福德、因缘。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? 比如,一般人都清楚,可以分世间与出世、宗教与世俗。 这里的

  • 发贴红色标题
  • 显示红名
  • 签到六倍经验

赠送补签卡1张,获得[经验书购买权]

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

下载贴吧APP
看高清直播、视频!

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>>

会员: 会员

目录: 个人贴吧